☆西林寺

内江市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内江市东兴区西林街道北渡村沱江岸边的西林山上。始建于南宋咸淳五年(1269年),明末焚毁,清嘉庆三年(1798年)重建。扩建为上下两寺,清代在临江坪上建太白楼。民国27年(1938年)改住比丘尼众30余人。寺庙主体建筑由观音殿、文昌殿和大雄殿三重殿组成。均系翼飞式顶,屋脊刻彩色人物、兽、龙图像。附属建筑现有禅房、祖堂、观堂、精舍楼等。寺内有明代石坊一座,单门两柱,造型古朴,留有刘氏漫书写的“百文名山”、“西天圣境”等大字。寺前有明代照壁一幅,正面为明代万历年间邑人刘象岩所写“紫霞境”三字,背面为明代大学士赵贞吉书偈语《严楞经咒》手迹,笔势苍劲有力。寺周古木参天,山下沱江如练。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友人范金卿诗有“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”句,故清光绪年间邑人又在西林寺前山建太白楼一座,留存至今。1976年后,内江市政府对西林文物十分重视,在山上新添花圃,培植树木,维修庙宇,上世纪80年代重塑神像,开辟公园,令西林胜景焕然一新。“高刹凌空”、“云横北廓”的景观犹存,是明末汉安十二景中保存得最好的一处。是内江人的游览胜地。

☆大佛寺

佛教寺庙。曾名“古佛寺”,东兴区佛教协会会址。

位于东兴街道临江路沱江东岸。始建于民国27年(1938年),因石刻一大佛于山岩上而得名。岩壁石刻大佛坐像三尊。原有三层寺庙一座,内有大佛释迦牟尼,居中,坐高8米,另有镇江王爷、观音菩萨几座石像。解放后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。经东兴区政府批准为佛教开放点后,每年农历三月十九、六月十九、九月十九来为观音菩萨祝生的信徒香客就有5000人左右。1998年—1999年,重新修建为主体6层、右侧4层的古典建筑式佛教寺庙。层层飞檐翘角,巍峨庄严。占地497平方米,耗资200万元。现添有玉佛两尊。在大佛寺神座前有匾额:“护国佑民”、“隐恶扬善”;大殿有对联:“大佛落难半世纪现在重修;寺庙荒凉数十年而今恢复”。有宗教活动场所3层,茶园两层,会议室一层。大门两侧石柱长联:“放眼五州,尽都是权利挽争,面目和平倡博爱;忧关内水,引导他慈航普渡,心肠洗洁好归真。”中大门楹联:“西竺无双福地;东华第一名山。”经区政府批准,于199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,住持释寂妙。

☆高峰寺佛教寺院

位于东兴区新江街道高寺村,在小青龙河与沱江河交汇处的高寺山上。始建于明代,明末清初之际烧毁,清乾隆年间重修。历来游人赞赏,留有“古寺凌霄野蒙蒙,半山粟叶舞秋风”的诗句。上世纪50年代,寺庙被拆除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寺内石像被毁。石壁上有摩崖造像大小上百尊。山侧有会真、丹华二洞,会真洞内刻唐十二进士石像,丹华洞内的祖师像,皆真人一般大小,衣纹线条流畅,风格迥异,洞内石床、丹灶,形迹犹存。原寺庙外还残存土地庙2处,系明、清建造。颓垣断壁中,尚有石碑两座,一是清乾隆54年(1789年)的“重修殿宇记”,一是乾隆49年(1784年)的“万年琉璃碑记”。记载了重修殿宇及捐资事略。如今高寺山上最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是清嘉庆12年(1807年)建成的高寺塔,塔高33.3米,共9层,塔身为八面体结构,采用坚硬细腻的白石砌成。塔为古建筑,临沱江,与三元塔隔江对峙。清嘉庆九年(1804年)动工,十二年(1807年)完工。石砌底座高15米,砖砌塔身十层,高47.7米,八面体锥形塔体,内有石梯140级可转至顶层,至今保存完好。

☆般若寺

位于高桥镇般若村,距城区12公里的松柏寨内。始建于唐,历代迭有修葺。明赵贞吉“习静”于此,留题甚多。明末邑人高僧丈雪和尚在此住持多年,极盛时五殿四廊,规模宏大。现仅存清建藏经楼,外部建筑保存完好。近年内江市及东兴区佛教协会已将其改作大雄宝殿,并于两侧新建观音殿、寮房及客房,占地面积520平方米,成为东兴区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。寺原为七重大殿,因曾珍藏全国仅3部《般若经》之一部而以梵语译音得名,习称波耳寺,因明末名僧丈雪住持而誉满天下。清建松柏寨,周长5公里,辟东南西北四门,内有7堰8景,以文物古迹、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观闻名,有“川中胜景”美称。寨内有书法精美题刻,有名人史事碑记,有雕刻精湛的唐代摩崖造像等,各残缺不全的寨门寨墙,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民宅,石门的丛林,天池的绿化,灵芝岩的灵泉,鹭翼的山行,无不显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有自唐、宋、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题刻、碑记作品20处,明邑人进士张应登的《芝岩》诗清晰可辨,明人王锡山的擘窠大字“芝岩凤翼”苍劲地阴刻在灵芝岩下方,丈雪禅师碑刻于灵芝岩右侧石壁,新西门刻有“团练碑”,灵芝岩、石门寺、五十三参、七堰八景构成般若寺、松柏寨“川中胜景”。寨内植花木,有果园。

1992年1月,经区政府批准,般若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圣明主持寺庙管委会,其弟子苏俊(释果成)住庙负责日常工作。2000年12月由一僧庙改为大僧庙,释智常任管委会主任,释智觉任副主任。

☆报恩寺佛教寺院,位于白合镇报恩寺村,始建于元,初名报恩祥寺,明永乐年间增建大雄宝殿,宣德年间扩建左右厢房,装修天花板,增塑神像,弘治初又建燃灯殿,清乾隆时建玉皇殿。全寺占地3705平方米,四合布局。距城40公里。现存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玉皇殿、经堂和左厢房。大雄宝殿正梁有“大明永乐十三年建殿”墨书,殿保存完好,木构,单檐,歇山式屋顶,三穿八柱。玉皇殿建于清乾隆年间,长25.6米。现存明代石碑三座:一为弘治五年(1492年)立,高3.5米,宽4米,厚0.2米,碑额刻有花纹图案,碑中刻“西蜀报恩禅林”六字,碑文记有建殿经过;二为宣德七年(1432年)立,高1.8米,宽1.2米,厚0.16米,碑额刻“白云山报恩寺”六字,碑文述建碑经过;三为邑人万历年间进士张应登题的诗碑,是行草珍品。后山石壁还刻有明代宰相赵贞吉题的“龙藏瑶凼”四字。

☆西林寺

内江市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内江市东兴区西林街道北渡村沱江岸边的西林山上。始建于南宋咸淳五年(1269年),明末焚毁,清嘉庆三年(1798年)重建。扩建为上下两寺,清代在临江坪上建太白楼。民国27年(1938年)改住比丘尼众30余人。寺庙主体建筑由观音殿、文昌殿和大雄殿三重殿组成。均系翼飞式顶,屋脊刻彩色人物、兽、龙图像。附属建筑现有禅房、祖堂、观堂、精舍楼等。寺内有明代石坊一座,单门两柱,造型古朴,留有刘氏漫书写的“百文名山”、“西天圣境”等大字。寺前有明代照壁一幅,正面为明代万历年间邑人刘象岩所写“紫霞境”三字,背面为明代大学士赵贞吉书偈语《严楞经咒》手迹,笔势苍劲有力。寺周古木参天,山下沱江如练。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友人范金卿诗有“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”句,故清光绪年间邑人又在西林寺前山建太白楼一座,留存至今。1976年后,内江市政府对西林文物十分重视,在山上新添花圃,培植树木,维修庙宇,上世纪80年代重塑神像,开辟公园,令西林胜景焕然一新。“高刹凌空”、“云横北廓”的景观犹存,是明末汉安十二景中保存得最好的一处。是内江人的游览胜地。

☆大佛寺佛教寺庙。曾名“古佛寺”,东兴区佛教协会会址。位于东兴街道临江路沱江东岸。始建于民国27年(1938年),因石刻一大佛于山岩上而得名。岩壁石刻大佛坐像三尊。原有三层寺庙一座,内有大佛释迦牟尼,居中,坐高8米,另有镇江王爷、观音菩萨几座石像。解放后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。经东兴区政府批准为佛教开放点后,每年农历三月十九、六月十九、九月十九来为观音菩萨祝生的信徒香客就有5000人左右。1998年—1999年,重新修建为主体6层、右侧4层的古典建筑式佛教寺庙。层层飞檐翘角,巍峨庄严。占地497平方米,耗资200万元。现添有玉佛两尊。在大佛寺神座前有匾额:“护国佑民”、“隐恶扬善”;大殿有对联:“大佛落难半世纪现在重修;寺庙荒凉数十年而今恢复”。有宗教活动场所3层,茶园两层,会议室一层。大门两侧石柱长联:“放眼五州,尽都是权利挽争,面目和平倡博爱;忧关内水,引导他慈航普渡,心肠洗洁好归真。”中大门楹联:“西竺无双福地;东华第一名山。”经区政府批准,于199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,住持释寂妙。

四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

☆高峰寺佛教寺院

位于东兴区新江街道高寺村,在小青龙河与沱江河交汇处的高寺山上。始建于明代,明末清初之际烧毁,清乾隆年间重修。历来游人赞赏,留有“古寺凌霄野蒙蒙,半山粟叶舞秋风”的诗句。上世纪50年代,寺庙被拆除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寺内石像被毁。石壁上有摩崖造像大小上百尊。山侧有会真、丹华二洞,会真洞内刻唐十二进士石像,丹华洞内的祖师像,皆真人一般大小,衣纹线条流畅,风格迥异,洞内石床、丹灶,形迹犹存。原寺庙外还残存土地庙2处,系明、清建造。颓垣断壁中,尚有石碑两座,一是清乾隆54年(1789年)的“重修殿宇记”,一是乾隆49年(1784年)的“万年琉璃碑记”。记载了重修殿宇及捐资事略。如今高寺山上最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是清嘉庆12年(1807年)建成的高寺塔,塔高33.3米,共9层,塔身为八面体结构,采用坚硬细腻的白石砌成。塔为古建筑,临沱江,与三元塔隔江对峙。清嘉庆九年(1804年)动工,十二年(1807年)完工。石砌底座高15米,砖砌塔身十层,高47.7米,八面体锥形塔体,内有石梯140级可转至顶层,至今保存完好。

☆般若寺

位于高桥镇般若村,距城区12公里的松柏寨内。始建于唐,历代迭有修葺。明赵贞吉“习静”于此,留题甚多。明末邑人高僧丈雪和尚在此住持多年,极盛时五殿四廊,规模宏大。现仅存清建藏经楼,外部建筑保存完好。近年内江市及东兴区佛教协会已将其改作大雄宝殿,并于两侧新建观音殿、寮房及客房,占地面积520平方米,成为东兴区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。寺原为七重大殿,因曾珍藏全国仅3部《般若经》之一部而以梵语译音得名,习称波耳寺,因明末名僧丈雪住持而誉满天下。清建松柏寨,周长5公里,辟东南西北四门,内有7堰8景,以文物古迹、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观闻名,有“川中胜景”美称。寨内有书法精美题刻,有名人史事碑记,有雕刻精湛的唐代摩崖造像等,各残缺不全的寨门寨墙,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民宅,石门的丛林,天池的绿化,灵芝岩的灵泉,鹭翼的山行,无不显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有自唐、宋、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题刻、碑记作品20处,明邑人进士张应登的《芝岩》诗清晰可辨,明人王锡山的擘窠大字“芝岩凤翼”苍劲地阴刻在灵芝岩下方,丈雪禅师碑刻于灵芝岩右侧石壁,新西门刻有“团练碑”,灵芝岩、石门寺、五十三参、七堰八景构成般若寺、松柏寨“川中胜景”。寨内植花木,有果园。

1992年1月,经区政府批准,般若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圣明主持寺庙管委会,其弟子苏俊(释果成)住庙负责日常工作。2000年12月由一僧庙改为大僧庙,释智常任管委会主任,释智觉任副主任。

☆报恩寺

佛教寺院,位于白合镇报恩寺村,始建于元,初名报恩祥寺,明永乐年间增建大雄宝殿,宣德年间扩建左右厢房,装修天花板,增塑神像,弘治初又建燃灯殿,清乾隆时建玉皇殿。全寺占地3705平方米,四合布局。距城40公里。现存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玉皇殿、经堂和左厢房。大雄宝殿正梁有“大明永乐十三年建殿”墨书,殿保存完好,木构,单檐,歇山式屋顶,三穿八柱。玉皇殿建于清乾隆年间,长25.6米。现存明代石碑三座:一为弘治五年(1492年)立,高3.5米,宽4米,厚0.2米,碑额刻有花纹图案,碑中刻“西蜀报恩禅林”六字,碑文记有建殿经过;二为宣德七年(1432年)立,高1.8米,宽1.2米,厚0.16米,碑额刻“白云山报恩寺”六字,碑文述建碑经过;三为邑人万历年间进士张应登题的诗碑,是行草珍品。后山石壁还刻有明代宰相赵贞吉题的“龙藏瑶凼”四字。

经区政府批准,1998年6月对外开放,住持释智平。

☆西林寺

内江市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内江市东兴区西林街道北渡村沱江岸边的西林山上。始建于南宋咸淳五年(1269年),明末焚毁,清嘉庆三年(1798年)重建。扩建为上下两寺,清代在临江坪上建太白楼。民国27年(1938年)改住比丘尼众30余人。寺庙主体建筑由观音殿、文昌殿和大雄殿三重殿组成。均系翼飞式顶,屋脊刻彩色人物、兽、龙图像。附属建筑现有禅房、祖堂、观堂、精舍楼等。寺内有明代石坊一座,单门两柱,造型古朴,留有刘氏漫书写的“百文名山”、“西天圣境”等大字。寺前有明代照壁一幅,正面为明代万历年间邑人刘象岩所写“紫霞境”三字,背面为明代大学士赵贞吉书偈语《严楞经咒》手迹,笔势苍劲有力。寺周古木参天,山下沱江如练。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友人范金卿诗有“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”句,故清光绪年间邑人又在西林寺前山建太白楼一座,留存至今。1976年后,内江市政府对西林文物十分重视,在山上新添花圃,培植树木,维修庙宇,上世纪80年代重塑神像,开辟公园,令西林胜景焕然一新。“高刹凌空”、“云横北廓”的景观犹存,是明末汉安十二景中保存得最好的一处。是内江人的游览胜地。

☆大佛寺

佛教寺庙。曾名“古佛寺”,东兴区佛教协会会址。位于东兴街道临江路沱江东岸。始建于民国27年(1938年),因石刻一大佛于山岩上而得名。岩壁石刻大佛坐像三尊。原有三层寺庙一座,内有大佛释迦牟尼,居中,坐高8米,另有镇江王爷、观音菩萨几座石像。解放后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。经东兴区政府批准为佛教开放点后,每年农历三月十九、六月十九、九月十九来为观音菩萨祝生的信徒香客就有5000人左右。1998年—1999年,重新修建为主体6层、右侧4层的古典建筑式佛教寺庙。层层飞檐翘角,巍峨庄严。占地497平方米,耗资200万元。现添有玉佛两尊。在大佛寺神座前有匾额:“护国佑民”、“隐恶扬善”;大殿有对联:“大佛落难半世纪现在重修;寺庙荒凉数十年而今恢复”。有宗教活动场所3层,茶园两层,会议室一层。大门两侧石柱长联:“放眼五州,尽都是权利挽争,面目和平倡博爱;忧关内水,引导他慈航普渡,心肠洗洁好归真。”中大门楹联:“西竺无双福地;东华第一名山。”经区政府批准,于199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,住持释寂妙。

☆高峰寺

佛教寺院。位于东兴区新江街道高寺村,在小青龙河与沱江河交汇处的高寺山上。始建于明代,明末清初之际烧毁,清乾隆年间重修。历来游人赞赏,留有“古寺凌霄野蒙蒙,半山粟叶舞秋风”的诗句。上世纪50年代,寺庙被拆除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寺内石像被毁。石壁上有摩崖造像大小上百尊。山侧有会真、丹华二洞,会真洞内刻唐十二进士石像,丹华洞内的祖师像,皆真人一般大小,衣纹线条流畅,风格迥异,洞内石床、丹灶,形迹犹存。原寺庙外还残存土地庙2处,系明、清建造。颓垣断壁中,尚有石碑两座,一是清乾隆54年(1789年)的“重修殿宇记”,一是乾隆49年(1784年)的“万年琉璃碑记”。记载了重修殿宇及捐资事略。如今高寺山上最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是清嘉庆12年(1807年)建成的高寺塔,塔高33.3米,共9层,塔身为八面体结构,采用坚硬细腻的白石砌成。塔为古建筑,临沱江,与三元塔隔江对峙。清嘉庆九年(1804年)动工,十二年(1807年)完工。石砌底座高15米,砖砌塔身十层,高47.7米,八面体锥形塔体,内有石梯140级可转至顶层,至今保存完好。

☆般若寺位于高桥镇般若村,距城区12公里的松柏寨内。始建于唐,历代迭有修葺。明赵贞吉“习静”于此,留题甚多。明末邑人高僧丈雪和尚在此住持多年,极盛时五殿四廊,规模宏大。现仅存清建藏经楼,外部建筑保存完好。近年内江市及东兴区佛教协会已将其改作大雄宝殿,并于两侧新建观音殿、寮房及客房,占地面积520平方米,成为东兴区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。寺原为七重大殿,因曾珍藏全国仅3部《般若经》之一部而以梵语译音得名,习称波耳寺,因明末名僧丈雪住持而誉满天下。清建松柏寨,周长5公里,辟东南西北四门,内有7堰8景,以文物古迹、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观闻名,有“川中胜景”美称。寨内有书法精美题刻,有名人史事碑记,有雕刻精湛的唐代摩崖造像等,各残缺不全的寨门寨墙,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民宅,石门的丛林,天池的绿化,灵芝岩的灵泉,鹭翼的山行,无不显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有自唐、宋、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题刻、碑记作品20处,明邑人进士张应登的《芝岩》诗清晰可辨,明人王锡山的擘窠大字“芝岩凤翼”苍劲地阴刻在灵芝岩下方,丈雪禅师碑刻于灵芝岩右侧石壁,新西门刻有“团练碑”,灵芝岩、石门寺、五十三参、七堰八景构成般若寺、松柏寨“川中胜景”。寨内植花木,有果园

1992年1月,经区政府批准,般若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圣明主持寺庙管委会,其弟子苏俊(释果成)住庙负责日常工作。2000年12月由一僧庙改为大僧庙,释智常任管委会主任,释智觉任副主任。

☆报恩寺

佛教寺院,位于白合镇报恩寺村,始建于元,初名报恩祥寺,明永乐年间增建大雄宝殿,宣德年间扩建左右厢房,装修天花板,增塑神像,弘治初又建燃灯殿,清乾隆时建玉皇殿。全寺占地3705平方米,四合布局。距城40公里。现存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玉皇殿、经堂和左厢房。大雄宝殿正梁有“大明永乐十三年建殿”墨书,殿保存完好,木构,单檐,歇山式屋顶,三穿八柱。玉皇殿建于清乾隆年间,长25.6米。现存明代石碑三座:一为弘治五年(1492年)立,高3.5米,宽4米,厚0.2米,碑额刻有花纹图案,碑中刻“西蜀报恩禅林”六字,碑文记有建殿经过;二为宣德七年(1432年)立,高1.8米,宽1.2米,厚0.16米,碑额刻“白云山报恩寺”六字,碑文述建碑经过;三为邑人万历年间进士张应登题的诗碑,是行草珍品。后山石壁还刻有明代宰相赵贞吉题的“龙藏瑶凼”四字。

经区政府批准,1998年6月对外开放,住持释智平。

☆葛仙寺

佛教寺院,又名小脚仙。位于小河口镇光明村3组,距成渝高速公路沱江大桥南边3公里左右,相传东晋道长葛洪在此练丹而得名。始建于北宋初年,后一场大火将寺焚毁。1993年由众多佛教弟子修建,占地3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450平方米,有各类庙房25间,主体建筑分三部分,一殿为正殿,又名释迦牟尼殿,有塑像8尊,最高达3.2米;二殿为葛洪殿,有塑像3尊;三殿为观音殿,有塑像12尊。庙堂周围现存有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三龛118尊。庙内现有一只直径1米的宋代木鼓,以及留有一只长0.5米的天然大脚印的石板,极为神奇。2001年11月,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有僧众8人,主持为释通祥法师。

☆清真寺

伊期兰教活动场所,又名大凼清真寺,位于顺河镇骑龙村三组,始建于清光绪五年(1879年),占地面积2336平方米,其中大殿92平方米,住房952平方米,粮食加工房250平方米,清真寺门前空坝78平方米,背后小土三块964平方米。清康熙年间(1662—1722年)初建,光绪十三年(1887)重建。四合院布局,土木结构。主体建筑由正殿、两厢、下厅组成。中有礼拜堂、经堂、阿訇宿舍、教民休息室、回民小学教室等。礼拜堂壁间,书有十六字,保存完好。1988年由政府资助维修该寺。参加活动的信教公民800多人,该寺是解放后经县政府批准开放并从未间断的管理较全的清真寺,历来有专人管理,原负责人职务叫“乡老”,现称管委会主任,马其昌任法人代表,有阿訇1人。

☆隆教寺

佛教寺院,又名龙觉寺,位于椑木镇东,唐建,明宣德年间重修,1992年6月经内江市市中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,释圣明、释身祥先后任主持,1995年由市中区民宗部门交给东兴区民宗部门管理。

☆高良寺佛教寺院,又名高梁寺,位于高梁镇东狮子山,唐建,附近石岩壁上,尚留存有明万历年间题刻“古清溪治”及“幽岩”。高良古寺,历史悠久,大小寺殿为阶梯式组建,共分四层;山门首为哼哈二将、韦陀及四大天王坐像,继进二殿为牛王、马王殿,卧牛、伏马造形生动。殿后空坝有石字库一座,塔上有两联:

文章归化境,载籍付馀煨;字焰腾霄汉,文光射斗牛。

塔前石壁刻有“鹫岭耸翠”4个大字。

经堂供有铜质全身坐佛数尊。

第二层为斗牛宫及二圣殿。李老君高盘牛背。二圣殿供文昌、关羽,两侧回廊为寺僧住持的接客寮房。

第三层为大雄宝殿,供释迦牟尼、观音大士。

第四层为后山三教堂,供“三清”,有万年戏台一幢,十二柱落地,倚岩修建东岳庙,供东岳大帝黄飞虎诸神像。

古寺迨至晚清失修,山林寺宇多已毁败,今仅有幽岩古洞、洗马池、龙井、大锅盖土,摩岩佛壁残痕还见刻有“宋明德三年刻立”等字。

1998年6月,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,释正法任住持。

☆碧云寺佛教寺庙,位于田家镇东3公里碧云寺村,清同治七年(1869年)建。解放后为小学校地。2000年11月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如任住持。

☆新观音寺佛教寺庙,位于中山乡。1996年1月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超任住持。

☆葛仙寺佛教寺院,又名小脚仙。位于小河口镇光明村3组,距成渝高速公路沱江大桥南边3公里左右,相传东晋道长葛洪在此练丹而得名。始建于北宋初年,后一场大火将寺焚毁。1993年由众多佛教弟子修建,占地3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450平方米,有各类庙房25间,主体建筑分三部分,一殿为正殿,又名释迦牟尼殿,有塑像8尊,最高达3.2米;二殿为葛洪殿,有塑像3尊;三殿为观音殿,有塑像12尊。庙堂周围现存有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三龛118尊。庙内现有一只直径1米的宋代木鼓,以及留有一只长0.5米的天然大脚印的石板,极为神奇。2001年11月,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有僧众8人,主持为释通祥法师。

☆清真寺伊期兰教活动场所,又名大凼清真寺,位于顺河镇骑龙村三组,始建于清光绪五年(1879年),占地面积2336平方米,其中大殿92平方米,住房952平方米,粮食加工房250平方米,清真寺门前空坝78平方米,背后小土三块964平方米。清康熙年间(1662—1722年)初建,光绪十三年(1887)重建。四合院布局,土木结构。主体建筑由正殿、两厢、下厅组成。中有礼拜堂、经堂、阿訇宿舍、教民休息室、回民小学教室等。礼拜堂壁间,书有十六字,保存完好。1988年由政府资助维修该寺。参加活动的信教公民800多人,该寺是解放后经县政府批准开放并从未间断的管理较全的清真寺,历来有专人管理,原负责人职务叫“乡老”,现称管委会主任,马其昌任法人代表,有阿訇1人。

☆隆教寺

佛教寺院,又名龙觉寺,位于椑木镇东,唐建,明宣德年间重修,1992年6月经内江市市中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,释圣明、释身祥先后任主持,1995年由市中区民宗部门交给东兴区民宗部门管理。

☆高良寺佛教寺院,又名高梁寺,位于高梁镇东狮子山,唐建,附近石岩壁上,尚留存有明万历年间题刻“古清溪治”及“幽岩”。高良古寺,历史悠久,大小寺殿为阶梯式组建,共分四层;山门首为哼哈二将、韦陀及四大天王坐像,继进二殿为牛王、马王殿,卧牛、伏马造形生动。殿后空坝有石字库一座,塔上有两联:

文章归化境,载籍付馀煨;字焰腾霄汉,文光射斗牛。

塔前石壁刻有“鹫岭耸翠”4个大字。

经堂供有铜质全身坐佛数尊。

第二层为斗牛宫及二圣殿。李老君高盘牛背。二圣殿供文昌、关羽,两侧回廊为寺僧住持的接客寮房。

第三层为大雄宝殿,供释迦牟尼、观音大士。

第四层为后山三教堂,供“三清”,有万年戏台一幢,十二柱落地,倚岩修建东岳庙,供东岳大帝黄飞虎诸神像。

古寺迨至晚清失修,山林寺宇多已毁败,今仅有幽岩古洞、洗马池、龙井、大锅盖土,摩岩佛壁残痕还见刻有“宋明德三年刻立”等字。

1998年6月,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,释正法任住持。

☆碧云寺

佛教寺庙,位于田家镇东3公里碧云寺村,清同治七年(1869年)建。解放后为小学校地。2000年11月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如任住持。

☆新观音寺

佛教寺庙,位于中山乡。1996年1月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超任住持。

经区政府批准,1998年6月对外开放,住持释智平。

☆葛仙寺

佛教寺院,又名小脚仙。位于小河口镇光明村3组,距成渝高速公路沱江大桥南边3公里左右,相传东晋道长葛洪在此练丹而得名。始建于北宋初年,后一场大火将寺焚毁。1993年由众多佛教弟子修建,占地3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450平方米,有各类庙房25间,主体建筑分三部分,一殿为正殿,又名释迦牟尼殿,有塑像8尊,最高达3.2米;二殿为葛洪殿,有塑像3尊;三殿为观音殿,有塑像12尊。庙堂周围现存有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三龛118尊。庙内现有一只直径1米的宋代木鼓,以及留有一只长0.5米的天然大脚印的石板,极为神奇。2001年11月,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有僧众8人,主持为释通祥法师。

☆清真寺

伊期兰教活动场所,又名大凼清真寺,位于顺河镇骑龙村三组,始建于清光绪五年(1879年),占地面积2336平方米,其中大殿92平方米,住房952平方米,粮食加工房250平方米,清真寺门前空坝78平方米,背后小土三块964平方米。清康熙年间(1662—1722年)初建,光绪十三年(1887)重建。四合院布局,土木结构。主体建筑由正殿、两厢、下厅组成。中有礼拜堂、经堂、阿訇宿舍、教民休息室、回民小学教室等。礼拜堂壁间,书有十六字,保存完好。1988年由政府资助维修该寺。参加活动的信教公民800多人,该寺是解放后经县政府批准开放并从未间断的管理较全的清真寺,历来有专人管理,原负责人职务叫“乡老”,现称管委会主任,马其昌任法人代表,有阿訇1人。

☆隆教寺

佛教寺院,又名龙觉寺,位于椑木镇东,唐建,明宣德年间重修,1992年6月经内江市市中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,释圣明、释身祥先后任主持,1995年由市中区民宗部门交给东兴区民宗部门管理。

☆高良寺

佛教寺院,又名高梁寺,位于高梁镇东狮子山,唐建,附近石岩壁上,尚留存有明万历年间题刻“古清溪治”及“幽岩”。高良古寺,历史悠久,大小寺殿为阶梯式组建,共分四层;山门首为哼哈二将、韦陀及四大天王坐像,继进二殿为牛王、马王殿,卧牛、伏马造形生动。殿后空坝有石字库一座,塔上有两联:

文章归化境,载籍付馀煨;字焰腾霄汉,文光射斗牛。

塔前石壁刻有“鹫岭耸翠”4个大字。

经堂供有铜质全身坐佛数尊。

第二层为斗牛宫及二圣殿。李老君高盘牛背。二圣殿供文昌、关羽,两侧回廊为寺僧住持的接客寮房。

第三层为大雄宝殿,供释迦牟尼、观音大士。

第四层为后山三教堂,供“三清”,有万年戏台一幢,十二柱落地,倚岩修建东岳庙,供东岳大帝黄飞虎诸神像。

古寺迨至晚清失修,山林寺宇多已毁败,今仅有幽岩古洞、洗马池、龙井、大锅盖土,摩岩佛壁残痕还见刻有“宋明德三年刻立”等字。

1998年6月,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,释正法任住持。

☆碧云寺

佛教寺庙,位于田家镇东3公里碧云寺村,清同治七年(1869年)建。解放后为小学校地。2000年11月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如任住持。

☆新观音

寺佛教寺庙,位于中山乡。1996年1月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超任住持。

☆大佛寺

佛教寺庙。曾名“古佛寺”,东兴区佛教协会会址。位于东兴街道临江路沱江东岸。始建于民国27年(1938年),因石刻一大佛于山岩上而得名。岩壁石刻大佛坐像三尊。原有三层寺庙一座,内有大佛释迦牟尼,居中,坐高8米,另有镇江王爷、观音菩萨几座石像。解放后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。经东兴区政府批准为佛教开放点后,每年农历三月十九、六月十九、九月十九来为观音菩萨祝生的信徒香客就有5000人左右。1998年—1999年,重新修建为主体6层、右侧4层的古典建筑式佛教寺庙。层层飞檐翘角,巍峨庄严。占地497平方米,耗资200万元。现添有玉佛两尊。在大佛寺神座前有匾额:“护国佑民”、“隐恶扬善”;大殿有对联:“大佛落难半世纪现在重修;寺庙荒凉数十年而今恢复”。有宗教活动场所3层,茶园两层,会议室一层。大门两侧石柱长联:“放眼五州,尽都是权利挽争,面目和平倡博爱;忧关内水,引导他慈航普渡,心肠洗洁好归真。”中大门楹联:“西竺无双福地;东华第一名山。”经区政府批准,于199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,住持释寂妙。

宗教场所登记证

☆高峰寺

佛教寺院。位于东兴区新江街道高寺村,在小青龙河与沱江河交汇处的高寺山上。始建于明代,明末清初之际烧毁,清乾隆年间重修。历来游人赞赏,留有“古寺凌霄野蒙蒙,半山粟叶舞秋风”的诗句。上世纪50年代,寺庙被拆除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寺内石像被毁。石壁上有摩崖造像大小上百尊。山侧有会真、丹华二洞,会真洞内刻唐十二进士石像,丹华洞内的祖师像,皆真人一般大小,衣纹线条流畅,风格迥异,洞内石床、丹灶,形迹犹存。原寺庙外还残存土地庙2处,系明、清建造。颓垣断壁中,尚有石碑两座,一是清乾隆54年(1789年)的“重修殿宇记”,一是乾隆49年(1784年)的“万年琉璃碑记”。记载了重修殿宇及捐资事略。如今高寺山上最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是清嘉庆12年(1807年)建成的高寺塔,塔高33.3米,共9层,塔身为八面体结构,采用坚硬细腻的白石砌成。塔为古建筑,临沱江,与三元塔隔江对峙。清嘉庆九年(1804年)动工,十二年(1807年)完工。石砌底座高15米,砖砌塔身十层,高47.7米,八面体锥形塔体,内有石梯140级可转至顶层,至今保存完好。

☆般若寺位于高桥镇般若村,距城区12公里的松柏寨内。始建于唐,历代迭有修葺。明赵贞吉“习静”于此,留题甚多。明末邑人高僧丈雪和尚在此住持多年,极盛时五殿四廊,规模宏大。现仅存清建藏经楼,外部建筑保存完好。近年内江市及东兴区佛教协会已将其改作大雄宝殿,并于两侧新建观音殿、寮房及客房,占地面积520平方米,成为东兴区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。寺原为七重大殿,因曾珍藏全国仅3部《般若经》之一部而以梵语译音得名,习称波耳寺,因明末名僧丈雪住持而誉满天下。清建松柏寨,周长5公里,辟东南西北四门,内有7堰8景,以文物古迹、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观闻名,有“川中胜景”美称。寨内有书法精美题刻,有名人史事碑记,有雕刻精湛的唐代摩崖造像等,各残缺不全的寨门寨墙,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民宅,石门的丛林,天池的绿化,灵芝岩的灵泉,鹭翼的山行,无不显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有自唐、宋、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题刻、碑记作品20处,明邑人进士张应登的《芝岩》诗清晰可辨,明人王锡山的擘窠大字“芝岩凤翼”苍劲地阴刻在灵芝岩下方,丈雪禅师碑刻于灵芝岩右侧石壁,新西门刻有“团练碑”,灵芝岩、石门寺、五十三参、七堰八景构成般若寺、松柏寨“川中胜景”。寨内植花木,有果园。

1992年1月,经区政府批准,般若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圣明主持寺庙管委会,其弟子苏俊(释果成)住庙负责日常工作。2000年12月由一僧庙改为大僧庙,释智常任管委会主任,释智觉任副主任。

☆报恩寺

佛教寺院,位于白合镇报恩寺村,始建于元,初名报恩祥寺,明永乐年间增建大雄宝殿,宣德年间扩建左右厢房,装修天花板,增塑神像,弘治初又建燃灯殿,清乾隆时建玉皇殿。全寺占地3705平方米,四合布局。距城40公里。现存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玉皇殿、经堂和左厢房。大雄宝殿正梁有“大明永乐十三年建殿”墨书,殿保存完好,木构,单檐,歇山式屋顶,三穿八柱。玉皇殿建于清乾隆年间,长25.6米。现存明代石碑三座:一为弘治五年(1492年)立,高3.5米,宽4米,厚0.2米,碑额刻有花纹图案,碑中刻“西蜀报恩禅林”六字,碑文记有建殿经过;二为宣德七年(1432年)立,高1.8米,宽1.2米,厚0.16米,碑额刻“白云山报恩寺”六字,碑文述建碑经过;三为邑人万历年间进士张应登题的诗碑,是行草珍品。后山石壁还刻有明代宰相赵贞吉题的“龙藏瑶凼”四字。

经区政府批准,1998年6月对外开放,住持释智平。

☆葛仙寺

佛教寺院,又名小脚仙。位于小河口镇光明村3组,距成渝高速公路沱江大桥南边3公里左右,相传东晋道长葛洪在此练丹而得名。始建于北宋初年,后一场大火将寺焚毁。1993年由众多佛教弟子修建,占地3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450平方米,有各类庙房25间,主体建筑分三部分,一殿为正殿,又名释迦牟尼殿,有塑像8尊,最高达3.2米;二殿为葛洪殿,有塑像3尊;三殿为观音殿,有塑像12尊。庙堂周围现存有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三龛118尊。庙内现有一只直径1米的宋代木鼓,以及留有一只长0.5米的天然大脚印的石板,极为神奇。2001年11月,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有僧众8人,主持为释通祥法师。

☆清真寺伊期兰教活动场所,又名大凼清真寺,位于顺河镇骑龙村三组,始建于清光绪五年(1879年),占地面积2336平方米,其中大殿92平方米,住房952平方米,粮食加工房250平方米,清真寺门前空坝78平方米,背后小土三块964平方米。清康熙年间(1662—1722年)初建,光绪十三年(1887)重建。四合院布局,土木结构。主体建筑由正殿、两厢、下厅组成。中有礼拜堂、经堂、阿訇宿舍、教民休息室、回民小学教室等。礼拜堂壁间,书有十六字,保存完好。1988年由政府资助维修该寺。参加活动的信教公民800多人,该寺是解放后经县政府批准开放并从未间断的管理较全的清真寺,历来有专人管理,原负责人职务叫“乡老”,现称管委会主任,马其昌任法人代表,有阿訇1人。

☆隆教寺

佛教寺院,又名龙觉寺,位于椑木镇东,唐建,明宣德年间重修,1992年6月经内江市市中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,释圣明、释身祥先后任主持,1995年由市中区民宗部门交给东兴区民宗部门管理。

☆高良寺

佛教寺院,又名高梁寺,位于高梁镇东狮子山,唐建,附近石岩壁上,尚留存有明万历年间题刻“古清溪治”及“幽岩”。高良古寺,历史悠久,大小寺殿为阶梯式组建,共分四层;山门首为哼哈二将、韦陀及四大天王坐像,继进二殿为牛王、马王殿,卧牛、伏马造形生动。殿后空坝有石字库一座,塔上有两联:

文章归化境,载籍付馀煨;字焰腾霄汉,文光射斗牛。

塔前石壁刻有“鹫岭耸翠”4个大字。

经堂供有铜质全身坐佛数尊。

第二层为斗牛宫及二圣殿。李老君高盘牛背。二圣殿供文昌、关羽,两侧回廊为寺僧住持的接客寮房。

第三层为大雄宝殿,供释迦牟尼、观音大士。

第四层为后山三教堂,供“三清”,有万年戏台一幢,十二柱落地,倚岩修建东岳庙,供东岳大帝黄飞虎诸神像。

古寺迨至晚清失修,山林寺宇多已毁败,今仅有幽岩古洞、洗马池、龙井、大锅盖土,摩岩佛壁残痕还见刻有“宋明德三年刻立”等字。

1998年6月,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,释正法任住持。

☆碧云寺

佛教寺庙,位于田家镇东3公里碧云寺村,清同治七年(1869年)建。解放后为小学校地。2000年11月经省、市、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如任住持。

☆新观音寺佛教寺庙,位于中山乡。1996年1月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,释本超任住持。


声明: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:123456@qq.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!

原文地址:四川省东兴区内宗教活动场所简介-四川宗教场所发布于2023-10-21 07:48:40

相关推荐